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共进大背景下,央企特色小镇融资难题破解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在充分分析现有特色小镇融资主要模式和限制、央企特色小镇融资所遇瓶颈基础上,综合考虑央企特色小镇建设周期与资金需求、央企特色小镇融资限制等因素,搭建高效的资金筹措平台对实现特色小镇建设融资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源于央企智库联盟研究课题——《央企小镇助力乡村振兴研究》,该课题荣获了央企智库联盟 2019 年度重点课题(联合调查研究类)特等奖。中信城市运营研究中心承担编写其专题一:央企小镇资金筹措平台及方式研究。)
统筹安排全周期资金筹措
特色小镇建设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建设项目各不相同,融资需求也不相同。与此相对应的是,应该统筹安排全周期资金筹措,不同的时期采取不同的融资策略。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阶段资金筹措
土地一级开发主要是为后期的特色小镇建设做准备阶段,该阶段一般由政府进行或者政府委托其他企业进行。土地一级开发费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配套费及公共事业建设配套费等。
土地一级开发的费用获取方式是多样的:❶ 由土地开发公司自有资金投入。❷ 土地开发公司自行发行债券投入。❸ 由地方政府向省级政府申请发行专项债务,委托土地开发公司实施。❹ 土地开发公司与开发商进行联合,实现一二级开发联动。上述融资模式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进行土地一级开发。
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项目
该阶段投资规模较大,融资需求大,风险高,可供选择的融资手段也是非常丰富的。
❶ 由开发公司自行筹集资金投入,包括自有资金、发债、银行融资等。❷ 由地方政府向省级政府申请发行专项债券,委托开发公司实施,开发公司委托建筑商实施等。❸ 政府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方(央企)合作,采取政府付费PPP模式,开发公司作为政府出资代表,与社会资本方组建项目公司,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该模式在目前特色小镇建设中比较常用。
央企特色小镇政府付费PPP运作模式
小镇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央企)联合成立项目公司(SPV),政府给予项目公司特许支持,由项目公司向金融机构借款并附带还本付息责任,项目公司委托承建商建设特色小镇,并委托运营商负责特色小镇开发运营。
公益性和商业性结合项目
在小镇建设阶段,以扶贫以及乡村振兴为目的的公益性和商业性结合项目与基础设施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该类项目通过使用者付费可以获得部分收益。
此类项目既可以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又有运营收入,政府可以参与,也可以委托社会资本方(央企)全部投入。
可选择的融资方式主要有三种:❶ 开发公司独资完成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❷ 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入企业,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❸ 央企政府与开发公司联合组建项目公司,采取以使用者付费或者可行性缺口补助的PPP模式进行融资,配合完成项目融资。
第三种方式是目前较为流行且切合实际的方式。
央企特色小镇使用者付费PPP运作模式
这种PPP融资模式与政府付费PPP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运营公司会收到来自小镇项目使用者的付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融资压力。
纯商业投资运营项目
该阶段特色小镇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资金需求较为稳定。由于所涉及项目主要是纯商业投资项目,所以可供选择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两种:❶ 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入社会资本方,进行投资、建设和运营,开发公司不参股、不深度参与,完全靠企业投入。❷ 开发公司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参股方式介入,增强社会资本方的投资积极性。
搭建高效的资金筹措平台
搭建高效的资金筹措平台对实现特色小镇建设融资至关重要,目前的主要组建形式主要有央企独资、央企与政府平台联合等四大类,每一模式都有各自的利弊。
由于央企投融资比一般民营企业更为谨慎,且层层审批非常复杂。所以一般央企更愿意由政府平台公司进行融资,但是由于最新政策限制,平台公司很难按照传统模式为特色小镇融资。
目前最为可靠的资金筹措平台组建方式应该是政府平台公司和企业联合组建项目公司来开发和运营特色小镇,结构化增信实现投融资。
高效的资金筹措平台组建
在特色小镇建设的不同阶段,资金需求和融资方式是不同的,与此相对应,政府可选择的参与程度是不同的,从而资金筹措平台的组建方式是可以变化的。
在土地一级开发阶段,争取政府的参与,与央企共同组建资金筹措平台。在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项目以及公益性和商业性结合项目建设方面,政府可以适度参与,可选择的资金筹措平台组建方式有央企独资或者央企与政府平台联合组建。纯商业投资运营项目建设阶段,由于其市场性质,所以最佳的资金筹措平台组建方式为央企独资或央企与其它社会资本合作。
设计多元化的融资模式
随着特色小镇的建设深入,国家在政策环境、融资支持等多个方面给予保障,推动特色小镇融资模式多元化。
1政策环境的改善
鼓励多渠道对特色小镇金融支持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强化金融支持。
◆ 专项建设基金要扩大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覆盖面,安排专门资金定向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色小城镇功能提升等。◆ 鼓励政策性银行创新信贷模式和产品,针对新型城镇化项目设计差别化融资模式与偿债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开发面向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鼓励公共基金、保险资金等参与具有稳定收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运营。◆ 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整合政府投资平台设立城镇化投资平台。
近期《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审议通过,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也为小镇运营主体充分运用资产配置进行融资提供了便利。
在上述鼓励政策支持下,央企特色小镇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鼓励多渠道的投融资创新
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特色小(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
◆ 鼓励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特色小镇建设基金。◆ 鼓励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小城镇通过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在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范围方面
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中对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
在促进小城镇公共服务完善和特色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政策性信贷资金主要支持小镇基础设施配套、小镇公共服务设施、产业支撑配套设施三方面的建设。
2融资渠道多元化
特色小镇的建设是社会多方资源对接、配合的综合表现。融资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政策性资金、社会资本、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等渠道。
多个投资平台的参与,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将为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从而盘活小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实现乡村振兴。
开发性金融
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开发性金融主要承担长期融资的任务,针对瓶颈领域,提供大额长期资金,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特色产业等领域的建设资金问题。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精神,发挥开发性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独特作用,积极引导和扶持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
◆ 投资基金将采取母子基金的结构,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未来带动的总投资规模预计将超过5000亿元达到万亿级别。
◆ 主要投资于养生养老、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创客空间、特色农业等各类特色小镇。
◆ 中国特色小镇投资基金将聚集并整合地方政府、建设单位、财务投资人、产业投资者、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推广运用并探讨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从特色小镇的发展规划入手,培育和建设市场信用,引导各类资金和资源投入小镇建设。
政府财政资金
政府财政资金在特色小镇的融资渠道中起着引导和牵头作用。
例如: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给予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中央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政策性资金
政策性资金是指国家为促进特色小镇发展而提供的财政专项资金。
例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将小城镇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以贫困落后地区小城镇建设作为优先支持对象,统筹调配信贷规模,保障融资需求。开辟贷款办理绿色通道,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类央企特色小镇项目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在符合贷款条件的情况下,优先给予贷款支持,提供中长期、低成本的信贷资金。
社会资本
在央企特色小镇建设中,社会资本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有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对民营企业来说可以获得直接或衍生利益。
以中国云城产业发展基金为例,
◆ 基金规模接近30亿,资金主要来源于社会资本投入、信托产品以及资管计划等。
◆ 为激励管理团队积极性,还引入了跟投机制,中国云城建设运营方的华晟基金管理团队进行了跟投,上述资金共同组建了中国云城产业发展基金,用于中国云城建设运营等。
◆ 截至目前,中国云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发展,提升了居民收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效应初步显现。
▲中国云城产业发展基金
商业金融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往往通过PPP融资途径实现商业金融参与,作为投资主体的商业银行既要成为PPP项目服务商,又要成为规范者和促进者。
|